两性话题-两性健康-星座配对-情感倾诉

标题: 上一代人的“怕”非常多“怕”又到了下一代 [打印本页]

作者: xmxm76    时间: 2014-12-25 14:19
标题: 上一代人的“怕”非常多“怕”又到了下一代
  星期日周刊记者谢岚实习生李思远
  在采访中,我们感受到知青子女有三个共同的,或隐或显。其一,他们仍然在回想和理解,当初父母为什么要把自己送回上海;其二,如何已经长大,但他们中的好些仍背负着父母的期待,和因此产生的失望;其三,许多知青家庭都回到了上海,但彼此似乎都有遗憾,心灵和情感交流还不够,两代人如何更好的了解和沟通?
  学者孙沛东的研究提供一种理解。
  “焦虑源于害怕,而害怕源于的历程。知青一代曾因天不怕、地不怕而著称,不怕权威,不怕,不怕天翻地覆、不怕妖怪。事实上,他们这一代人的怕非常多。他们曾经有过被耽误的学校教育,被耽误的社会生活,以及在社会转型中的经济困窘。他们深知被耽误的后果,所以试图力保自己的子女千万不能被耽误。”
  这个发现,源自她对上海公园相亲角的研究。
  孙沛东说自己是个道地的“人”。2007年来上海工作前,她对这座城市知之甚少。那时候,为了适应和融入新的生活,几乎每个周末,她都行走在上海的角角落落。
  2007年9月的一个周末,她来到了闹市区一座公园,“遇见”了里面的相亲角。
  “一群中老年人三三两两或立或坐,以品评的眼光相互打量着。这些人的共同点是都拿着纸牌或者站在自己的摊位面前。事实上,这是一个婚姻市场,一个独一无二的公共。他们为人父母,面容疲惫,心事重重,自带干粮饮品和小板凳,沐雨节风,却气节不倒,口气强硬,绝不让步。为了帮助儿女们挑选合适的结婚候选人,他们从城市的各个角落搭乘公共交通或驾车聚集到这个公园的一角。”
  他们为什么会如此深度地介入子女的婚姻?年轻人为什么会同意父母帮助自己相亲?更有意思的是:“(起初)让我感觉到非常刺耳的内容,就是其中涉及交易的成分:择偶的标准具体到不能再具体,得不能再,完全市场化。而人们试图用一种市场的方式去解决情感的问题,这是一个悖论,所以相亲角不可能成功率高。但同时,这里的人气却总是那么旺。这是为什么?”
  孙沛东开始了为期10个月的田野调查,访问了43位相亲角中的父母。经过样本分析,这些父母呈现出一个明显的群体特点:“白发相亲”者以上海知青这一群体为主。
  “我们访问了43位父母,以上海本地人为主(83.7%),只有7位来自外地,占16.3%。总体看来,他们都是建国以后成长起来的一代,而且70%(30人)属于知青一代。而这些相亲角上市的年轻人中,大部分就是知青子女。与他们的父母一样,经过努力,他们也已经成为上海年轻的中产阶层。他们中间主要以上海本地人为主,学历较高,本科以及以上占80%以上;职业中以普通白领、管理人员和技术专家为主,占到95.6%。46多位待婚者中,女性占6成以上。”
  随着调查的持续深入,孙沛东找到了相亲角“成功率低,却人气旺盛”的主要原因。
  “对知青一代父母而言,相亲角不仅是为了子女寻找结婚对象的地方,也是这些上海知青排忧解闷的场所,相亲角是他们的情感驿站。诉苦、感慨、不解等感情交织在一起。比如被访者S13-YGR(注:调查时使用的编号),平时在家里就是毛线打打,家务做做。周末去公园相亲角已经成为了退休后的全部周末生活。在她女儿眼中,与其说母亲是去帮自己找对象,倒不如更像是去短途旅游。”
  此外,“相亲角也是知青一代交流日常生活信息的平台。交谈内容不仅涉及子女相亲,也涉及很多生活琐事和社会。他们会比较来公园的几种交通工具的利弊,乘坐几号线在什么地方换线省钱又方便;他们也会比较各个区之间的物价和消费水平;还会交流哪个超市购买的生活用品质量上乘,等等。更有趣的是,相亲角还成了单身老人的鹊桥会。”
  深入的研究,令孙沛东理解了那些最初听起来刺耳的“相亲条件论”—“我们似乎隐约觉察出这里是充满着怕与爱的生活本身。”
  “知青一代曾因天不怕、地不怕而著称,不怕权威,不怕,不怕天翻地覆、不怕妖怪。事实上,通过相亲角的以及对知青一代生活史的研究,我们认为他们这一代人的怕非常多。”
  “43位被访者大多是幸运者,较好的人生机遇,再加上他们自身的努力,使得他们在市场化过程中成功地跻身为城市的中产阶层。然而,对62资料稍加分析便知,1990年代以来,他们十分惊讶地发现:他们这个群体有很多人,后难以再谋到一份足以自己和家庭体面的正当职业,对市场化中出现的种种变动诚惶诚恐且难以应对,最终成为发展中被甩出的包袱。正是这些有着同样上山下乡经历的同龄人的命运和,时刻着他们的不易,使他们珍惜现在的生活际遇,体现在子女择偶上,就是寻求上迁婚和同质婚,复制自身的社会地位,实现地位的代际传承。”
  “因为怕,他们要求对方学历良好,工作稳定,薪酬优厚,婚房齐备。他们曾经求学无门,正常的学校教育被打断,所以他们希望子女及未来的配偶能够接受完整而良好的正规教育;他们自己或配偶及看得见的同龄人曾经遭受失业的灾难,所以他们渴望子女及其配偶能够有一份良好的职业,能够在职场上实现;他们曾经长时间生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市场化的浪潮冲去了计划体制下的教育、医疗、住房等社会保障,他们必须努力适应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冲击,所以他们对和地位的与追求与日俱增;因为时代和个人的原因,不讲条件,不讲感觉而直接走入婚姻,他们中有些人为此经历了痛苦的婚姻和家庭生活,所以他们不能看着自己的子女重蹈覆辙,他们决定帮子女谈条件,为子女创造更多的机会寻找并培养自己的感觉。他们有意规避困难,希望子女不必经历自己曾经尝过的痛苦。”
  同时,孙沛东也给出了自己最初的两个问题的回答:父母为什么能够代替子女相亲?子女为什么能够同意父母帮助自己相亲?事实上,每个家庭看似日常的生活真切地体现着社会的宏观变迁。
  “1978年以后,效率和竞争的市场经济的核心价值逐渐主流,面对当下的经济、和社会变化,待婚(实际上包括已婚子女)子女和其父母的关系明显加强了,家庭对于个人的和发展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教育、医疗、住房和养老等中国日常生活领域中几项重大问题的市场化,客观上强化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联系。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处在市场化中的父母和子女对彼此承担了至关重要的责任,休戚与共,直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2012年,孙沛东的研究专著《谁来娶我的女儿—上海相亲角与“白发相亲”》出版,并于一个月后旋即再版,再次引发了学术界、中外和对知青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知青子女原本就是一个独特的群体,他们在这个城市的各个角落,从事着不同的职业,过着不同的生活。学界关于知青群体的研究,如法国做知青史研究的学者潘鸣啸先生在多地的新书宣讲会上,很多听众正是知青子女。而从知青子女择偶这个视角切入,探讨知青一代在计划经济时代和市场经济时代的经历,并且与相亲角、白发相亲、剩男剩女等社会热点勾连起来,从代际累积这个结果,追溯知青一代自身的情感,生活,他们独特的生命历程,从历史的深度去挖掘这个问题,为更加深入地思考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维度。自从《谁来娶我的女儿》2013年再版以后,我经常在自己的新浪微博上看到各种的留言,很多留言者说他们是关注知青群体的和知青子女。”孙沛东在电邮中回复道。
  “人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当父母对子女的前途所能做的选择很有限的时候,很多时候子女只能接受来自父母的种种安排。当时,在国家和地方回城政策的影响下,知青子女先于父母回城便是这种种安排中的一种。当知青一代父母受到甩掉农村户口回大上海,回家,回到父母身边,回到自己生长的城市,回到城市生活这类切切实实目标鼓舞时,骨肉分离,家庭,情感受伤,心灵孤苦这类问题对当时的他们来说,太过奢侈。有什么能比给孩子一个可能更好的起点更让父母欣慰的事呢?知青子女与其同龄人不同的是,他们在走自己的人生的同时,还背负着父母的人生:那没有实现的念想,渴望拥有或继续拥有的一切:高学历、好工作、知心爱人和美好生活。”
  孙沛东在相亲角的研究中深深地感受到,“经历了多次动荡后,怕已经成为知青人生字典上的一个关键字。这种怕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和一种时刻长鸣的警钟,并且自然而然地到下一代的身上。”
  无论是知青子女,还是他们的父辈,看见和理解这些沉重的怕,将是他们各自生命真正的契机。
  孙沛东,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巴黎学院(Sciences-Po Paris)社会学博士,中山大学社会学博士,研究领域包括消费与时尚,婚恋与市场,国家与社会。本篇采访结合了该书的内容和对孙沛东的电邮采访。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2-7-10 16:16
广东进口纵剪刀片厂家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2-8-29 02:13
温州半自动切纸机故障解析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2-11-9 18:13
资讯中心




欢迎光临 两性话题-两性健康-星座配对-情感倾诉 (http://bbs.aizse.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