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话题-两性健康-星座配对-情感倾诉
标题:
论高师音乐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与师生的心理矛盾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xmxm76
时间:
2015-3-17 21:10
标题:
论高师音乐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与师生的心理矛盾问题
摘 要:很多高师音乐系(音乐学院)的从业者,随着在高校任职的时间越来越长,其越来越会产生一种矛盾的心理:为什么高师音乐教育的现状是这样?为什么现在要这样设置课程?这好像和我们读大学时的感觉越来越不一样,我们该如何做,才能把这些学生教好?
关键词:音乐专业招生; 课程设置; 大班课; 教学时间
中图分类号:G1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1-0256-02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原本属于小众专业的音乐,现在的招生也非常的火爆,不仅原来的专业音乐院校、专业艺术院校、高等师范学校招收音乐专业的学生,现在就是连林业类高校、农业类高校、石油类高校或是海洋类高校都开始招收音乐专业的学生。这种火爆的招生现象,一方面,不仅浪费了国家的教育资源,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另一方面,也使某些怀揣音乐梦想的青年学子,成为了不具备音乐办学资格或初具备音乐办学资格的,某些高等学校音乐专业的实验性的“小白鼠”。再一方面,也是原本具有多年和成熟办学经验的某些高校音乐专业的从业人员,会产生很多矛盾的心理问题:
一、火爆的音乐专业招生
以笔者为例,笔者10年前毕业于全国9大专业音乐院校中的一所,在笔者的印象里,好像在读本科的时候,该专业音乐院校的附小、附中、本科、研究生总共加起来只有1700人左右,全校男生包括附小、附中、本科和研究所约只有100人不到。10年以后,以笔者所工作的地方性高师院校为例,整个音乐系现在就有1000余人,再加上三本音乐专业的学生约300人,就一所地方高师院校的音乐系的本科,现在就在1300人左右,且这1300人还全是本科的学生,因为地方高师音乐系没有附小,附中和研究生的学生。这样一看,现在的一所地方高师院校的一个音乐系的学生的总量,已经和10年前一所专业音乐院校的学生总量一样多了。当然,从宏观来看,音乐专业招生的火爆是好事情,因为可以让更多的人,接受为期四年的专业音乐教育,有助于全社会音乐文化水平的提高;但是,从中观上来看,就一所地方高师院校而言,招收总量如此多的学生,对其办学的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是一个巨大的,并不是所有的,或者说只有极少数的,且还是具有优秀和悠久办学历史的地方高师院校才可能在硬件和软件上具有这种办学的承载力;从微观上来看,如此多的学生拥挤在软件和硬件资源并不丰富的学校,他们真的能够如期所愿的学到他们想学到的知识吗?
二、大班课时代不可避免的到来
原则上来看,音乐专业是一门极具个性和性的专业,就像一棵树上不可能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一样,全世界也不可能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声音。音乐的本质就是个性的突出,其本质的特性,也就决定的音乐专业最理想的教学模式只能是“一对一”的教课,即一个老师一节课只教一个学生,因为每个学生都不一样,需要“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但在这种“火爆招生”、“人员爆满”的前提下,原本所的“因材施教”“对症下药”的“一对一”教学模式只能沦为笑柄,进而是“大班课”时代的不可避免的到来。例如:声乐课由“单人课”改为“小组课”或“班级课”,由原来的“一对一”变为“一对十”或者“一对几十(一个班)”;器乐课也由原来的“一对一”变为“一对十”或者“一对几十(一个班)”;理论课则原来的“小组课”变为“班级课”甚至“年纪课”,有原来的一个理论老师一节课教10个学生,逐渐变成一节课教“一个班”的学生,再变成一节课教“一个年纪”的学生。就这样,大班课时代不约而至但不可避免的到来了。
三、高校音乐教师的矛盾心理
面对音乐招生的持续火爆,面对大班课时代不可避免的到来,高校音乐专业的教师,无论是声乐、器乐、舞蹈还是理论课的任课教师,大部分都会产生这样的矛盾心理:我们现在该如何上课?以声乐课为例:45分钟一节课,原来是一个学生,我可以给他声乐发声技术25分钟,再演唱相应技术的歌曲20分钟,这一节课学生就完完整整的学到了45分钟的知识;后来是双人课,两个人共用45分钟,这样每人就只能声乐技术10分钟,在演唱歌曲10分钟了;在后来时小组课,10个人共用45分钟,这样每人就只能声乐技术2分钟,在演唱歌曲两分钟了。或者10个人共同练声25分钟,再共同唱歌20分钟。虽然现在的大学音乐专业的教学大都采取这种模式,其实笔者常的不赞同这种模式,因为这不是合唱,这是针对学生个体的声乐课。就是听力再强的人,恐怕也很难同时听10个人说话吧?更何况是同时听10个人演唱,并且要对每个人演唱的不足做出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无疑于“痴人说梦”了吧?那么,这种上课的最终结果是,任课老师不知道该怎么说,也不知道该怎么具体指点,他只能象征性的说一下,现象性的指点一下,为什么?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听清,根本就没有听见每个人的具体的声音!因为他根本不可能听清!这已经超出了人类的正常能力范围。
四、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的矛盾心理
历经艰苦的三年高中生涯,经历了艰辛的音乐专业高考和文化高考,好不容易挤过独木桥,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大学,对美好的音乐未来充满了希望。然而,他们会发现,上声乐课是十几个人或几十个人的小组课或班级课;上钢琴课也是十几个人或几十个人的小组课或班级课;上理论课或许是几十个人的班级课甚至是几百个人的年纪课;大多数学生的心理上会产生这样的矛盾:1、这么多人一起上声乐课,老师是否能听的到我的声音?我唱了他是否能够听到?我不唱他是否也不会发现?2、这么多人一起上钢琴课,45分钟我是不是就只能摸3分钟不到的钢琴?今天站在了最后面,根本就没看见老师的指法是怎么弹奏的,我下课后该怎么啊?我不来上课老师是不是也不会发现?3、几个班或几个年纪一起上理论课,老师能够看到我坐在哪里吗?他是不是还不知道我的名字?人太多了,我根本就听不见老师讲课的声音,怎么办?等等。最后,随着这种矛盾心理的逐渐加深,他们会开始怀疑:难道这就是我的大学吗?难道这就是音乐系吗?进而他们会开始怀疑学校:这个学校真差!后悔考到这里来,这个学校的师资也不高,根本就不知道他们在讲什么(由于同时上课的人太多,他们可能都听不见)?再后来,他们可能就会放弃努力学习音乐了,因为他们没有机会或者很少有机会学习;再后来,他们或许就成了毕业就失业的“毕失一族”了。回过头看,这更多的是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体制所造成的悲惨结果,其实跟学生的关系不大,是高校音乐专业的课程设置耽误了原本最音乐充满热情的他们!
对于音乐专业来讲,高校大扩招已经不可避免,高校音乐专业课程设置的大班课时代也不可避免的到来了,但这种模式真的可以培养出优秀的音乐人才吗?笔者陷入深深的思考。
作者简介:
孔庆夫(1982-),男,硕士,湖南省衡阳师范学院音乐系;
金 姚(1982-),女,硕士,湖南省衡阳师范学院音乐系。
本文为湖南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音乐的心理干预功能研究》(编号11YBB057)阶段性研究。
南讯看法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非南讯看法)”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2-6-12 17:39
在办公室里开了空调鼻炎发作怎么办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2-9-11 01:17
温州半自动切纸机故障解析
欢迎光临 两性话题-两性健康-星座配对-情感倾诉 (http://bbs.aizse.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