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话题-两性健康-星座配对-情感倾诉

标题: 伍寨乡45万元传承少数民族文化 [打印本页]

作者: xmxm76    时间: 2015-3-20 14:38
标题: 伍寨乡45万元传承少数民族文化
  本网讯(通讯员 龙定江)走进永善县伍寨彝族苗族乡,一股醇厚的民族风情扑鼻而来。古老的毕摩文化、林、烤乳猪、砣砣肉和火把节、彝族年篝火狂欢等,无一不洋溢着浓郁的彝家风情。苗族的花山节、三道羊角酒、叩酒习俗、腊染手工艺等引人注目,飞歌和芦笙在蓝天白云间飘响回荡,令人神往。
  伍寨乡是永善唯一一个实施“土风计划”项目的少数民族乡,为更好地挖掘、、传承好以月琴歌舞、毕摩文化、蜡染刺绣为主要特色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化。去年以来,省、市、县民委共划拨给伍寨乡45万元资金,专门用于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及民族团结示范乡创建。
  传承月琴歌舞文化。伍寨乡素有“月琴歌舞之乡”和“民族文化旅游乡”的美誉,全乡共有月琴歌舞传习人近100人,大大小小月琴近100把。近年来,该乡组织的月琴合奏、独奏(艺弹)、月琴歌舞曾多次参加省、市举办的民族民间文艺汇演比赛,并获得多项殊荣。月琴传习人彭银发更是技艺精湛,他能在头顶、膝下、身后等各个部位运用自如地弹奏月琴,深得听众喜爱。为进一步传承月琴歌舞文化,去年以来,乡党委、共举办了两期历时195天的培训班,分别由4名月琴教师就月琴基础知识、演奏技能技巧等方面进行轮流培训,共培训100余人。开办月琴加工厂1家。
  传承毕摩传统文化。毕摩文化是彝族人民几千年的智慧结晶,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彝族人民的规范习俗、文化传承和教育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为抢救和彝族毕摩文化,乡党委在彝学会的组织下,邀请两名资深毕摩在长海村举办毕摩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咒鬼、献祭、祈福、祈求家宅平安、祈求家人身体健康、安堂、安慰家神、招魂等内容。不少村民闻讯前来参观交流,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传承蓑衣编织文化。蓑衣在高寒山区少数民族群产生活中用途很多,上山放牧,可以遮雨水,穿着透气凉快。去年7月,伍寨乡对传统手工编织蓑衣进行了传承培训。传承培训在伍寨村彭寨社彭银德家中进行,由新胜村杨德向为传承老师,有彭银德、王建章、吴朝友等人。“编织蓑衣的重点是材料的选择和材料的加工,我们现在的材料是粽叶,就要先把粽叶煮一遍,这样才有韧性和柔性,编织过程中也不容易把材料折损。其次是编织蓑衣的框架,一件蓑衣做大做小就要看框架的大小,我们一般编织的蓑衣。编织蓑衣是一个慢活,不能心急,需一天天慢慢编织,只有这样编织出来的蓑衣才密度松紧一致,整体上美观。”杨德向老师重点向被传承人了编织蓑衣的选材、加工部分。
  传承彝族口弦文化。彝族口弦又称“响篾”,是一种长约两三寸、宽约五寸的竹片,中间精心雕刻出长形的簧牙,有的用簿铜片制成。演奏时左手将口弦簧牙靠近嘴唇,右手指弹动弦片,用气簧牙产生音响和弦片本身固定的音韵交织在一起,形成铮铮动听,柔和婉转、非常接近口语的音乐旋律。去年,乡党委从四川凉山购买口弦25枚,邀请口弦技艺师傅,共举办培训10场次,培训20名。
  传承苗族蜡染刺绣传统文化。为继承苗族蜡染文化,促进苗族蜡染事业的发展和创新,提升苗族蜡染品牌,2009年,伍寨乡成立了苗族蜡染艺术协会,共有会员78名,几年来共为当地苗族群众销售蜡染艺术作品192件,价值2万多元。去年,乡党委共举办蜡染、刺绣等苗族传统文化20场次,培养传承人30人次,进一步把苗族蜡染文化发扬光大。
  2014年,伍寨乡相继开展了月琴、彝族歌舞、彝族古歌、蓑衣制作、口弦、毕摩文化等传承培训,参加人员达200多人次,培训人员范围扩展到五个村(社区)。同时,乡党委还购置了彝族和苗族服饰、餐具、酒具、图腾等物品,装修展览室80平方米。举办彝族歌舞文化活动和千场演出进万户“中国梦永善情”进村演出10场次。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2-8-13 04:12
工厂员工智能管理方案
作者: 匿名    时间: 2024-1-22 00:25
温州半自动切纸机故障解析




欢迎光临 两性话题-两性健康-星座配对-情感倾诉 (http://bbs.aizse.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