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话题-两性健康-星座配对-情感倾诉

标题: 读书不是目的而是完善人生和达到人生目的的手段 [打印本页]

作者: xmxm76    时间: 2015-3-27 14:12
标题: 读书不是目的而是完善人生和达到人生目的的手段
  有的人读完初中就辍学工作,有的人博士结束还要出国深造,但成功却从来不对学历有所挑剔,那到底读书有没有用?知识曾被人认为有学识、有地位,但现在反而又变成一个现代人想逃避的标签。本期《名人堂》特邀严介和先生谈一谈“读书”的意义。
  PK古今
  ★孔子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孟子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朱熹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王夫之 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以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
  ★王永彬 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
  ★布尔沃 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
  醒世恒言
  从背会到体会,从传承到创新。
  拍案惊奇
  在风雨中拼搏,在迷茫中前行,在中挣扎出来的才是真正的人才。
  严氏
  在生与死的当中没有倒下的,下来的才是真正的知识
  一流人少读书,二流人多读书,三流人不读书。不是“读书无用”,而是滥读有副作用。产品在折旧,知识也在折旧。今天文明、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但同时也是一个知识大爆炸时代,是一个知识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大折旧的时代。原来学习的知识快速折旧,新知识很快就成了旧知识,如果一个人仅仅是传承,没有创新,没有创造,那他就不是进步了,而是倒退了。将知识从做加法变成乘法,那就是裂变知识,把知识链条拉长,能,创造知识的人才是一流的。传统意义上的学习,拘泥于书本,停滞在校园,温馨在家庭的书房,都是一些幼儿园的东西。在风雨中飘摇,在生与死的当中没有倒下的,下来的才是真正的知识。
  “学院派”的知识从理论到理论,在当今企业家的心目中,理论就是把简单的事复杂化,做企业的人士希望听到的是,是把复杂的事简单化。从中国乃至世界格局来看,社会科学加权平均,为什么高学历的会给低学历的打工?老师最喜欢的孩子往往给老师不喜欢的孩子服务的?背会与体会是最好的诠释。
  学财务专业的本科生通过复习考国家注册会计师一般都能考上,但有中国注册会计师职称的人往往连现金出纳都干不好。恰恰很多大公司身经百战的财务老总,如果去考国家注册会计师多半都考不上。这些现实让酸、心痛、悲愤!能否让苍白的“背会”的农业文明,今天红润的“体会”的商业文明?
  通鉴
  为了读书而读书,与学以致用的教育目的南辕北辙
  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曾引起社会广泛讨论:在中国为什么杰出人才总是冒不出来?其中普遍性意义的教育价值观的扭曲或许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为了读书而读书,这与“学以致用、心灵”的教育目的南辕北辙。
  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鲁迅说过“读死书是害己,一开口就害人”。读书死读导致思维定式、思维。圣洁的高校衍生出了毕业就待业的“啃老族”,还有上大学才一个星期,就因嫌食堂饭菜味道不好,觉得日子没法过而跳楼的大学生。
  天之骄子的在这些现象面前瞬间黯淡,象牙塔中现有的学习方式和所学所获,是否足以承载生命原本的质量与重量?从学校步入社会,面对多重身份的需求,能力是否跟得上?是否在社会中可以把背会的知识抽象成体会的智慧?是否可以从单纯的传承过渡到创新?二十多年在体制教育下养成的思维定式是否还有成长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能力?
  不擅长自主性思维的人,书读得越多,越是一种
  《阅微草堂笔记》记载: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说于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唯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书斋,躲进小楼成一统,也只能一统小楼;不擅长自主性思维的人,书读得越多,越是一种;本来潜能中存在的个性与优势,可能被厚重的书本磨损殆尽;本来独特矫捷的生命,可能被磨损得平庸;本来灵动的思维,可能被局限得不知变通。
  我对现在的学院派积弊颇有怨言,商学院的导师、院长95%以上都不懂企业,他们大多没有大企业的高管经历,却要培养职业经理人,培养企业家,怎么可能呢!我们做企业,需要的是如何把复杂的事儿简单化,读了你的书,简单的事也被解释复杂化了。这怎能说是有益呢?
  知识要与社会实践结合,形成睿智的智慧
  中国古代的先贤主张“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在学做事之余,如果还有余力的话,就读点书,弹弹琴,唱唱歌吧!如果连做事都不会,就没有必要读书了。
  诸葛亮的朋友石韬等人读书都“务于精熟”,唯独诸葛亮“观其大略”而已。一个人如果不把“做学问”当作毕生追求,是没有必要精读书海的;陶渊明说自己“好读书,不求甚解”是有深意的。读书的态度可以远瞩,读书方法可以高屋建瓴,这种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取舍,是一种读书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大气,避免寻章摘句咬文嚼字,而是善于抓要点,掌握书中的精髓和智慧。读书不是目的,而是完善人生和达到人生目的的手段。
  从书本中走出来,到生活中去体会;不仅要传承过去的文化精粹,还要在此基础上,创新。读书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进得去,出得来;背会的知识与身体力行的社会实践结合,形成睿智的智慧,才是学习的目的。





欢迎光临 两性话题-两性健康-星座配对-情感倾诉 (http://bbs.aizse.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