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婚姻-男人女人-感悟生活-人生智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4|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考冲刺】高考百日冲刺名师教你七点作文写作技巧

[复制链接]

4万

主题

0

好友

1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高考作文占语文试卷的半壁江山,如何写好亮丽的,吸引人眼球的高考作文。冠华作文网推荐考生阅读:《高考百日冲刺名师教你七点作文写作技巧》
  第1讲立意须用心——作文立意的技巧
  立意是文章的灵魂,“得立意者方能得作文”,事实也确是如此。因为立意的问题即是作者的问题,词句如外衣,立意乃灵魂。对考场作文立意的要求,一是正确,二是深刻,三是新颖。审题过关,立意的正确也就有了把握;而真正需要强化的是对后两者的训练。有着思考和卓越见识的文章,才更有分量,更有价值。立意要懂得大小、虚实、繁简、正反、、有无之辩,更要寓有深意和新意。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在此,提供五种思维方式,希望能在文章炼意方面对考生们有所。
  1.由现象而本质,层层挖掘求深刻
  一个写作者,若能够不为所,进而能够透过现象深入问题本质,便有希望步入事物的核心地带,其文章的思想、观点便会给人以启迪。凡是写文章立意,最先想到的意思,大概是陈旧的一般化的思想,作者要清除不用;进一步想到的意思,可以说是比较纯正的思想了,但还算不上有创见,也要停止这个思;再进一步,第三次想到的才是精彩独到的见解,这时才算确立了一个深刻的立意。考场写作是和自己较劲的事,肯于挖掘,肯于联想,肯于比较,才可能找到高人一筹的思维方向,才可能诞生一篇思想深刻之作。
  2.由生活而,反复品味求深刻
  很多作家都表达过同一个观点:并非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是的,很多看似无甚诗意的生活琐事中都蕴含着令人的珍宝,我们能否找到那些风景呢?王安石的名作《游褒禅山记》,由一次败兴的游山生发出独有的感怀:无限风光在很少有人去的险峰,没有志向的人是无法领略的;自己已然尽力便可无怨无悔,旁人还如何会我们呢?作家腕下非凡的告诉我们:许多生活现象中都有值得挖掘的东西,无论成功、失败,欢喜、悲伤,光荣、,每一种生活体验都值得我们珍视。
  对寻常的生活小事深入,品味出特有的,是考场作文寓有深意的又一妙招。
  3.由原因而结果,超前预见求深刻
  一般来说,近在眼前的人、事“是什么样子”,大家都能看得到,,如果我们的文章仅仅为了说明的现实情况,立意也不过如此。而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照此发展下去会出现怎样的结果?”等问题的思考与探究,才是考场作文深意之所在。无论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或事物发展的结果,均可展现作者非凡的认识能力。
  4.由一面而多面,思辨求深刻
  一位成熟的写作者常常能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对问题做出思考与判断,使自己的认识不绝对化。考场作文,最为实用的便是以“一分为二”的观念来分析问题:既要看到它的这一面,又要看到它的那一面;既要看到它的正面,也要注意它的。考虑周全,观点辩证,同样是思想深刻的表现。
  5.由相信而怀疑,步步探寻求深新
  前辈学问家曾说过类似的话:交朋友要真诚,将心比心,在疑心之处不疑;而做学问要多提问,敢于打破常规,在不疑之处生疑。写文章也要有这种怀疑,要敢于问:大家说对的一定对吗?流行的东西一定好吗?以前别人都是这样看的,现在还应该这样看吗?历来如此的就必须下去吗?……
  能够对“历来如此”或“处处如此”表示怀疑,能够对某些潮流形成“”,是一种思想解放,也是一种实事求是。也只有对人们的事物、固有的成见形成质疑,才能够上下求索,发现生活的深意。许多考场作文也正是在“怀疑一探索一相信”中显示其强大生命力和深刻内涵的。
  明人谢榛在《四溟诗活》中云:“人不敢道,我则道之;人不肯为,我则为之。”敢于追求文意的深度,是一名考生的勇气所在;而长于追求文意的深度,则是一名考生的智慧所在。我们:深邃之美,乃是文章诸美中最为迷人之美!
  ——文章炼意,三思而行。
  第2讲使用素材的技巧
  一、特殊化,陈材新用
  生活中的反常(特殊)现象,容易产生轰动效应。由此,如果作文也写一些“反常(特殊)现象”,既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又能拿到高分,何乐而不为呢?如2008 年上海作文题是“他们”,不少学生都选取了城里农民工这一群体,可有一位考生却写农民工的子女,选材角度新颖,获得了该年度惟一的满分。这位考生的办法就是把素材中的“人”要素特殊化了,收效很明显。请看例子:
  (1)我迷上了电脑——奶奶迷上了电脑(人物特殊化)
  (2)我跟爸爸看表演——我骑在爸爸肩上看表演(方式特殊化)
  (3)县长巡视保密室——县长被挡在保密室外。(事件特殊化)
  (4)学校里响起了歌声——村头广场响起了歌声。(地点特殊化)
  二、设细节,粗材妙用
  不少考生要么感到自己生活平平淡淡,波澜不惊,实在不能求新求异;要么有了新鲜的素材,却因为表述笼统而不能打动。存在这些情况怎么办?将素材的闪光点用“慢镜头”语言充分展示,动人的细节自会传递出感人的力量地。写考试失利的文章很多,但多清汤寡水,无滋无味,看下面的例子:
  苏格拉底喝下绿色的毒酒;伽利略在不见天日的室内细细擦拭着望远镜;居里夫人在实验室吐出一口鲜血,染红了操作台……、教、放射性毒素侵害……科学家们不顾这些,他们真理,拖着历史的车轮向着正确的方向滚动。
  这位考生没有罗列科学家们的成就,而是将历史人物放入特定场景,描述他们在困境中坚守之姿,当镜头语言在时空中,我们油然而生对伟人的无限敬仰之情。
  其实,“慢镜头”语言就是给历史人物创设一个场景——何时、何地、何景,人物在这样的场景中何为,尤其要将人物的动作和神情细致描绘。当笔力集中于此,寥寥数语亦足以动魄。
  因此,平时作文中,在平凡平淡的素材中有意识地;加入这样的“芝麻虽小、香气扑鼻”的有趣的生活细节。就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善变通,一材多用
  有一些素材看起来与文题关联不大,但如果善于变通,巧妙处理,完全可以成为文题合适的题材。因为一个感情材料,客观对象,都是多种的复杂的统一体,其内涵往往是多层的、多义的、多向的,都具有多层次开发、多角度利用的可能性。比如下面的素材就可以作多角度的开掘。
  袁隆平:一生以水稻为伴,被称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第一,从做事持之以恒的角度立意:再平凡的工作,只要用心去做并且持之以恒地下去,就一定能做出伟大的成就。
  第二,从探索科学真理的角度立意:要敢于挑战权威,只有如此,知识才能创新,科技才能进步,当然了挑战权威要具备非凡的胆识和学识,是能干而非蛮干。
  第三,从品德的角度立意:无论名声有多大,都不能忘本,淡泊名利,于自己的追求,才会收获最大的财富。
  第四,从人生目标的角度立意:人生要有远大的目标,要以天下为为己任,把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类作为最大的幸福,这样的人生才是最完美的,这样的人物才是最风流的。
  由此可见,同样一个材料,只要你取舍得当,挖掘得当,是可以适应许多不同的题目的。这里,关键看你会不会多角度多侧面地看问题,善于分析,善于化大为小,化虚为实。
  四、细梳理,教材活用
  有时候,为了写篇文章,可谓挖空心思,。静心想想,我们学了十几年的语文,写作文时真得就没有可用之材吗?其他渠道不说,其实在我们的语文课本里就有着丰富的资源。教材中的文章就像我们熟悉的朋友,可以经常阅读与品味,把这样的“朋友”运用于自己的作文里面,就有“近水楼台先得月”似的轻车熟般的感受。其中很多文章是经典名篇,经典不但可以陶冶情操,常读常新,而且还蕴涵着丰富的作文素材。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有“浪淘不尽”的“千古风流人物”,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有“千里澄江似练,翠蜂如簇”的“怀古金陵”;有李白的飘逸,有杜甫的沉郁;有苏东坡的豪放,有柳耆卿的婉约;有鲁迅的深刻犀利,有徐志摩的柔婉绮丽;有冰心的冰清玉洁,有舒婷的侠骨柔情;有莫泊桑的《项链》警示那些心极强的人,有巴尔扎克的《守财奴》无数陷入“孔方兄”的的灵魂;有马丁?德?金深沉的呼喊——《我有一个梦想》,有亨德里克?房龙真诚的呼吁——《宽容》……如此丰富的内容,为什么学生视而不见呢?我们以为,学好课本,疏通写作之源;利用课本,多角度写好作文;挖掘课本,加工课本,与高考作文衔接,如果再辅以老师的身体力行,亲自下水,写一些示范作文,提高作文水平应当是可以期待的。看一段文字: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是你啊,旷达的子瞻,泛舟赤壁。你心中何尝不想“至君尧舜上,再使风流淳”?可你逃不了“乌台诗案”,你选择了黄州,一方百姓又何尝不好?“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那雄姿英发的周瑜,你仰慕他,然而,你终是你,变人生的轨迹未尝不可?高歌“一蓑烟雨任平生”岂不快哉?
  这是2009年安徽考生《抓住机遇,成就伟岸》中的文字,不说语言的流畅优美,但就素材的使用,《前赤壁》《赤壁怀古》,哪个不为我们熟知?语文课本就是一个蕴藏丰富素材的宝藏啊!
  五、开茅塞,触类旁通
  为了备战高考,考生要记忆大量的成语,而言简意赅的成语就是我们鲜活的素材库,将成语便素材,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看一例子:
  曾经才华横溢的江淹,让无数的后人为他的凋谢而惋惜。少时家境贫寒,江淹却勤于读书,苦于学习。优越的天赋与不懈的努力最终造就了他的文学成就。然而,声名鹊起了他写作的原则。为了名与利,他不再用心属文,直至灵感消逝,文思减退。渐渐步入写作的低潮,终以“江郎才尽”名留文坛。
  该考生将成语变素材,既可见其文学积淀,又显其考场机智,值得我们深思。很多成语就是一段悲欢故事,一个生动灵魂,像“卧薪尝胆”“ 握发吐哺(周公)”“高山流水”“韦编三绝(孔子)”“曳尾涂中(庄子)”“(盘古)”“精卫填海”等等不可胜数。
  我们还了大量的诗文名句,为什么有些同学只想到用辛辛苦苦的诗文名篇名句应对默写,却想不到将其用于作文。看一例:
  所以你惊叹,榆柳萧疏交相掩映的阁楼上,孟郊在万籁俱寂的黑夜,看到了划破的嵩山白雪;所以你静默,明月入怀的夜晚,张九龄在清寒的夜露中看到天涯尽头的悠长相思;所以你悲伤,在阳光铺洒碎银的清晨,李商隐在镜中看到了流年偷换;所以你明白“看取净,方知不染心”;所以你惊喜“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倚江楼”……
  引用诗句,列举诗人,既展示了非凡积淀,又让文字得染诗情画意。相信,每个同学都有丰富的诗文素材。
  六、吐心曲,倾情表述
  文章特别是散文要以情动人,但材料的表达不是空泛的抒情,而是把深沉蕴藉的情感融注于笔端。很多学生习第三人称陈述材料,而不涉及自己的主观感受,特别是对史料的使用,这种处理方式并不高明。其实,展开自己的心灵,让材料的再现和的情感发生化学反应,其间的涟漪更能激荡读者的共鸣。看一例:
  每每独坐斗室,吟哦着陶令“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时,我的心会立即变得水晶般明净,充满了恬然;每每在寒食端午,想到甘心于烈火中的介子推与那正值盛年却投身汨罗的三闾大夫枯槁的身形时,我的心会猛然紧缩,任泪水在一阵阵刺骨的痛中注满眼眶;每每失意之时,瞥见案头张载的那“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豪言时,我那濒临破碎的意志又会慢慢变得坚强起来……
  把史料与自己的感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收到了强烈的表达效果,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一个有追求、能担当的青年的强烈的。丰富真挚的情感为文章增色不少。
  由此可见,当我们贴近这些材料中的人物的心灵,用文字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这些材料就不再是冷冰冰的或陈旧的印记,而是存在于生命长河的锦缎华彩,它们有质地,有光泽,它们有血有肉,它们有温度,有气质。
  第3讲拟题的技巧
  “花香蜂自来,题好一半文”“看书看皮,看文看题”,好的标题恰是善睐之明眸,盼兮之美目,能使文章光彩照人,能使读者怦然心动。简捷醒目有文采的标题能快速攫住阅卷人的目光,为自己的作文赢得良好的“第一印象”,拿下第一个得分点。
  好的标题,要符合两个标准:生动形象,富有文学意味;言简意赅,能包孕文章主题。如何拟写标题呢?可以参照以下方法:
  一、常规拟题法。
  1.直接套用话题拟题。在话题的前面或后面添加词语,如2009年辽宁卷话题“我说90后”的标题《为“90后”正名》《“90后”QQ实录》,广东卷的《成败皆因常识》《常识之美》。
  2.以材料中的人、物、时、空、事、情入题。如2009江西卷的《蔡先生所为得不偿失》以人物入题,2008年全国Ⅰ的《当记忆流经汶川》是以地点入题,《震灾无情,有爱》就是以事件入题,《自豪,我的祖国》以情感入题,《难忘的日子》以时间入题。
  3.以材料的寓意入题,如2009年辽宁卷的《明星们,你代的是责任》、全国卷Ⅱ的《机遇在于发现》、浙江卷的《让流浪的心泊回家园》。
  二、创新拟题法。
  常规拟题法很难拟出新意,却很容易出现雷同,特别直接以话题入题,阅卷老师只怕是左手摸右手,一点感觉也没有,文章再好也难免不受影响。一些别出心裁、独出机杼的标题情形就大不相同了,诸如“三月陌上花自开”“当记忆流经奥斯维辛”“一蓑烟雨任江平”“爱不曾走远”“蝶变”“自豪,我的祖国”“的三间小屋”“彼岸,灯火阑珊”等就大受阅卷老师的青睐。其实,标题的好坏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一个考生的写作水平。
  好的标题需有创新。考查优秀标题,主要有以下几种创新方式:
  (一)修辞创新
  1.引用
  引用的对象可以是诗句、名言、格言、警句、歌词等。例如:
  2008年湖南考生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引用李商隐的诗句写同窗情、亲友情,具有浓厚的文学性、形象性。
  2008年辽宁考生的《其实你不懂我的心》:引用歌词,说明青少年需要得到的正确认识。
  2.化用
  当然,好的标题最好应该有所创新,在引用的基础上应作些变化,即修辞学上手法的运用。例如:
  2009年上海考生的《切不要管中窥豹》:化用成语“管中窥豹”亮出鲜明观点。
  2009广东考生的《一蓑烟雨任江平》:化自苏轼的“一蓑烟雨任平生”
  3.仿写
  仿照名家名篇,自然也有一番趣味。如:
  2009广东考生的《别拿常识不当干粮》:仿自电视剧《别拿村长不是干部》。
  2008考生的《的三间小屋》仿的是毕淑敏的同题散文。
  2008全国卷Ⅰ一考生的《当记忆流经汶川》仿的是07山东满分作文《当记忆流经奥斯维辛》。
  4.比喻和象征
  运用比喻和象征,可使标题显示出含蓄蕴藉之美。我们看这些实例:
  2009年浙江考生的《走在思念的琴弦上》,感性与知性并存,极具煽彩,恐怕读者的心弦也已被拨动了。
  2008山西考生的《爱,撑起希望的天空》,形象生动,富有动态之美,更兼宏大之气。
  5.比拟
  即在标题中运用拟人与拟物的手法,使标题更形象、生动。如:
  2009浙江考生的《缠绕在脚的炊烟》: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得标题具有了一种诗情画意。
  2008云南考生的《变味的善良》:善良也有了味道,拟题可真够大胆的。
  2003年满分作文《蓝色蛹金色蝴蝶》,不看文章,还以为写的是化蝶,其实是借蝶写人。
  6.设置疑问
  标题用疑问的形式出现,把问题一下子摆在读者眼前,彰显思辨色彩,犀利而又深刻。
  采用设问:如2009年全国卷Ⅰ的《一招鲜还能吃遍天下吗》《走别人的?》。
  采用反问:如2008年全国卷Ⅲ的《爱,难道错了吗》”。
  采用选择问:如2009年江西卷的《是拍卖还是销赃》。
  7.双关
  如2001年的《生命“诚”可贵》,真是妙极!裴多菲名句“生命诚宝贵”中的“诚”是副词,“诚然”之意,作者运用双关辞格将“诚”用引号标出,巧妙地赋予“诚信”之意,考生的机智使阅卷教师眼睛倏地一亮。
  8.对举
  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从而两名作者的观点态度,深刻主题。
  2008全国卷三《莫让“爱心”变“黑心”——给“黑心者”的一封信》
  9.呼告
  以呼告拟题,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2008年四川卷的《海子,你应该学会坚强》,再次引发人们对当年诗人之死的深沉思考。
  2008年全国卷Ⅰ的《妈妈,让我悄悄地告诉你》《孩子,不哭》《你们,不会孤单》令人动容。
  (二)反常创新
  1.数学算式
  有时候在标题中运用一些数学算式,会取得一般语言文字难以取得的效果。
  如:2008年全国Ⅱ的《》:简洁利落,文章中心让人一目了然。
  2.边缘用语
  现代社会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各种语言词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甚至出现了不少交叉与边缘用语,把这些语言运用到标题中,会体现出写作者开阔的视野。如:
  《拍卖“诚信”》运用了金融用语;《吴病历》运用了医学用语;《纯天然诚信口服液》运用了广告用语;《心灵的审判》运用了司法用语;《诚信旅店》运用了旅游用语。
  3.镜头特写
  即在取标题时不妨运用一下类似于电影中的特写镜头,更能使文章的标题产生一种撼动的力量。如下面这些标题:
  《秋风萧萧菜市口》:剪辑谭嗣同临刑前的悲壮作标题,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眺望长安的李白》:以李白最具特征性的动作披露李白入世与出世的矛盾,使标题具有了外在的张力美。
  在平时的作文中,我们可能碰到的更多的是一般性的题材,这时候我们更需要引导学生刻意求新,避免标题的通俗。实例:
  《2010,我的夏天》:较之《暑假记事》,无疑有了一种别致美。
  《天地之间走来一个我》:比介绍一类的标题更有一种大气。
  《住在我上铺的兄弟》:克服了“我的同学”一类标题的呆板,具有了一种灵动。
  《我的第25小时》:比起“珍惜时间”和“挤时间”一类标题,自不可同日而语。
  《倾听花开的声音》:见到了太多的“生活”一类的标题,见到这标题,我们会更多地感到一种诗意。
  第4讲作文开头的技巧
  纵观近年高考满分作文,几乎都有一个新颖别致的开头。好的开头可使文章熠熠生辉,光彩夺目,能在阅卷的第一时间里吸引住阅卷老师挑剔的双眼,使之在眼前一亮的愉悦中印象高驻,给文章打下高分的基础!文首若确有“龙头”或“凤首 ”之感,就会使人手不释卷,产生磁石般的魅力。好的开头究竟有哪些标准呢?
  1.中心要明确
  例1:蔡铭超先生拍而不买,致使天价兽首流拍,本人认为这一行为得不偿失。(2009年江西满分作文《蔡先生所为得不偿失》)
  例2:想起母亲,便想起她很多个画面。每一个画面里,母亲的姿势都是踮起脚尖。(2009湖南满分作文《踮起脚尖》)
  [分析]:例1开头简述材料,接着便亮明中心论点,开明义,干净利落,让人一目了然。例2开篇点题,三言两语便让读者明白了文章的主旨和写法,值得称道。
  好的开头,要一下子让读者知道你要说什么,也就是让读者了解你的论点(或论题)或中心。白居易说:“首句标其目”,主张开明义。李涂在《文章精义》里说:“文字起句发意最好。”总之,要让读者知道你在谈哪方面的问题,开篇知其旨意。
  2.形式要精巧
  例1:有一种包容,源敢。(04年卷《包容》)
  例2:人生弯弯曲曲水,重重叠叠山。热情去奔跑,去超越,然后才能拾掇失意后的坦然、挫折后的不屈、后的从容。(05年湖南卷《勇敢奔跑,勇敢超越》)
  例3:我独自站在街角,看着眼前行色匆匆的人来来往往。雨水顺着发丝滑过脸庞,一滴一滴,湿了发,迷了眼,润了衫……
  分析:例1极其简洁,直奔主题;例2运用对偶、排比开篇并点明题旨;例3中“我” “街角”“行色匆匆的人群”三个意象就象不断切换的电影镜头,顺次呈现,然后又给出脸庞、泪水的特写,极富感性的描写,很容易激发读者的共鸣。这三个开头都做到了精致。
  简洁精巧是明朗的。
  简洁,是开头最基本的要求,像“中心明确”中所举两例,均做到了简洁明了。特别写给材料作文时,有的考生喜欢把原材料复述一下,这就太罗嗦了。既要从原材料说起,又不能复述原材料,怎么办?办法有两个:一个是对原材料“一言以蔽之”,进行高度概括;另一个是选取原材料中为我立意所需的一、两句有代表性的话,让读者知道原材料大致是个什么意思就行了,千万不要较多地引述原材料。
  精巧,是说开头要精致巧妙,给人美感。文章开头的美,主要指技巧美,有两个层面:一是指呈现形式上,主要表现为句式的整齐,要借助修辞手段如“对仗”“排比”“起兴”等来完成;二是指内容方面,主要指表达效果的独特深刻,常通过“设悬念”、“用典故”、“引名言”、“摆问题”、“会渲染”、等等来实现。形式美是内容美的,二者相辅相成。切不可低估文章开头形式美、技巧美的作用,有了这种美,才能先声夺人,吸引人看你的文章。在这个意义上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3.要富有文采
  例:踮起脚尖,听晨风抚过松林,飒飒作响,那是林海的呼吸;踮起脚尖,感受初阳掠过草地,拾起珠玑,那是天外的暖意;踮起脚尖,看蝶翅轻拍花朵,曼舞飞扬,那是生命的活力。踮起脚尖的人生异样精彩!(2009湖南满分作文《踮起脚尖》)
  分析:议论文以、思辨见长,但它并不美。只有美,才能先声夺人,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本例开头选用优美意象和典雅的书面语,而且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使得文章文采斐然,灵动飘逸。
  富有文采,一是要选取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特别是形容词和动词;二是要借助修辞手段,比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等等,当然,修辞的运用要根据表达需要,要恰如其分,不可勉强为之。
  常用的开头方式有:
  1.开门见山式
  所谓“开门见山”,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的是写文章时直截了当入题的一种写法。这种方法在各类文章的写作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占有很大的比例。它的表达角度,可以是开头直叙本事,也可以起笔点题;可以开明义主旨,也可以单刀直入点明敌论。如此等等。由于这种写法干脆利落,入题快捷,不枝不蔓,所以应为考场作文开头的首选方法。如2009广东考生的《成败皆因常识》的开篇:
  回望历史星空,古今多少故事。有的成则为王,有的落败为寇。多少英雄豪杰,随江水滚滚东去。蓦然回首,顿觉成败皆因常识。
  2.概括复述式
  此法指文章开始便对文章的内容作概括性的介绍,在记叙文中就是对人物、事件作简介;在议论文中则是用精练的语言引出所要议论的问题,特别适合给材料作文的开头;在说中则是对所要介绍的事物作简要说明。例如2008 年高考作文《 把握爱的“度”》的开头先简洁概述材料,然后再由此角度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好心的游客最终让更多小龟处于的境地,这不禁引起我们的思考:爱,为何有时是一种呢?只有把握好爱的尺度,才会让爱成为一种助力。
  3.叙事感怀式
  这种方法开头主要从自己较深的某件事写起,在记叙或描写中引出话题。所写事件可以是文章写作的中心;也可以不是文章写作的中心,只是起到引子或铺垫的作用。这样的开头有一种真实感,也便于抒情或议论。如2009年湖北考生的《站在老家的门口》一文的开头:
  不经意就走到了老口,岁月斑白了门上的门神壁纸,消褪了色的门漆,朽蚀了高悬的门檐。叩门的手停在半空,不知该进还是走开。一的疑问一一跳出,儿时的画面纷至沓来。
  作者站在老口,目睹岁月印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读者的情绪也为作者所描写的情景感染,这样的开头能不打动吗?
  4.蓄势强化式
  所谓“蓄势”就是指写作中通过侧面烘托、对比强化、排比铺陈等方式,积蓄起一种内在的力量和气势,为后文思想感情的喷涌而发作准备,从而使得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得以充分的表现。
  ①铺排咏叹
  在文章的开头,利用对仗、排比等修辞格组成整齐句群,创设出一种强大的气势或浓郁的氛围,给人一种新奇和震撼感,让人从中受到感染。如2009年湖北考生的《站在文学的门口》的开头:
  青山隐隐,绿水迢迢,我站在文学的门口,窥见那门内流转的,是墨笔生香,勾勒出清风明月的韵致;梧桐细雨,西窗红烛,我站在文学的门口,窥见那门内流淌的,是令旌摇动的浓愁与长情。站在文学的门口,我已能听到门里的笙箫,门里的叹息,门里的牧笛,门里的美妙;站在文学的门口,我心中摇曳着的思索,已化作一江春水,流入门内的世界。
  读这样的文字,想必你早已心旌荡漾,浮想联翩。我们小作者深厚的文学积淀和典雅绮丽的语言功底。对文学如此的热爱,如此深厚的语文素养,走进文学指日可待。
  ②佳句点染
  名言警句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往往具有很强的哲和性。在高考作文中选择与主题有密切关系的名言警句作为开头的引语,可以为文章主题的出现营造出一种氛围或画意诗情,使文章更耐人寻味,发人深思。如2008年重庆考生的《在自然中生活》的开头:
  有没有那样的恬淡,所遥望的远方“烟横水际,映带几点归鸦”?有没有那样的潇洒,“人扶醉,月依墙,是当初谁敢疏狂”?有没有那样的诗意,“春风不解,行人面”?自然,论释着生活中最的美,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简单和不凡。
  引用名家诗句,以追问开篇,简洁地点出观点——自然,论释着生活中最的美,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简单和不凡。如此诗意的开篇,早已让读者心旌荡漾,浮想联翩了。
  ③对比强化
  有比较才有鉴别。作文开篇时有意将好与坏、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喜与悲、刚与柔、强与弱、大与小等对照起来,可以鲜明地凸显出主体对象的外在特征或内在本质,从而为下文蓄势。如2008 年上海满分作文《 他们》一文的开头:
  在城市尽头,没有繁华的街市,闪亮的霓虹;在城市的尽头,只有破旧的棚户区,有饱经生活风霜的生命;在城市的尽头,有他们这样一群人。
  鲜明的对比,让我们读得“心惊肉跳”,不能不激起我们强烈的“关注”心理。
  5.悬念设疑式
  悬念是引人入胜的磁石,是进入故事的跳板。悬念式开头往往可以使文章在思想性和深刻性上占得先机,因为人的大脑在潜意识中具有一遇到疑问就想要思考的习惯。一个高质量的悬念或直击话题内核的疑问,不仅可以显示你的睿智,还可以激活阅卷老师的思维、激发阅读的,引人深思。例如2008年上海优秀作文《他们》的开头:
  他们是被贫穷放逐到这个城市的流浪者。
  “他们”到底是谁?为什么会“”到流浪的地步?他们的命运如何?这一切都会激发我们的探究。不能不说这个悬念设置的巧妙。
  6.类比起兴式
  所谓“类比起兴”就是先以细节化的语言描写其他事物或景象,意在引出所要描述的对象、所要表达的情感或所要阐述的话题。这样的切人往往由远及近,形象生动,娓娓道来,令人感到亲切和舒畅。如2009年陕西考生的《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形状》一文的开头:
  青松伸开自己的臂膀,在山巅拥抱蓝天;小麦和同伴紧紧相偎,密密地铺满原野。雄鹰张开翅膀,拍打着阳光,追着风翱翔;骏马伸颈嘶鸣,飘舞着鬣鬃在草原上奔跑。我们年轻的心踩着阳光的节拍,在挥洒我们个性的风采。我们的青春有自己倔强的形状。
  7.引用佳句式
  开头引用警句、名言、诗句或俗语、谚语等,可以达到吸引读者,帮助突出中心的作用。这种开头法,也是一般考生容易掌握和便于使用的方法。试想,哪个考生记不得几首古诗,几句格言,几条名言呢?考场作文,因题而异,相机引用,又何乐而不为?名言警句式开头运用得自如,往往能增强开端的气势,使人感到突兀、峥嵘、高远。当然,引用时要尽量准确,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如2007陕西考生的《新“少年中国说”》的开头:
  百年前,梁启超先生曾用心呐喊:“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则国!”而梁公的意气风发,终于没有能在我辈身上重现。望着眼前的试题,我想象着梁公气吞山河的豪情,挤出一丝苦涩的笑。
  我们这批孩子是如何成长的?
  开头引用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入题,感慨深沉,颇见匠心;第二段一个问句,既是过渡,又为文设疑,可谓精妙。
  第5讲作文结尾的技巧
  高考作文,光有美丽的开头,还只是成功的初步,“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结尾是文章的压台戏,更要唱得精彩;也可说是大音余响,须唱得荡气回肠,韵味绵绵。好的结尾经常要么号召,掷地有声,戛然而止;要么委婉缠绵,含蓄有致,,余味深长。
  结尾处学生常见的毛病有两种。一为画蛇添足型,即为了达到字数要求,胡编乱造,说一些与主题无关的话,这不仅毫无作用,反而削弱了文章的表现力。二为公式化口号型,受应试文章的影响,考生在文章结尾加上一些空洞的、毫无生命力的口号,之类的语言,名义上是抒情议论,实则狗尾续貂,毫无作用。那么,怎样写好文章的结尾呢?
  1.尾首照应式。
  这种开头方式就是在文章的结尾处有意识地在文字上或含义上与开头呼应,使得首尾应和。“开头点题,主体叙事,结尾呼应开头”,这是应试作文最基本的结构。不过,照应开头也要讲究方法,不是开头简单的重复,而应该是主旨的深化,情感的。例如2009年湖南卷优秀作文《我站在老屋的门口》的结尾:
  (开头:一座低矮的小木房,只在屋顶披着一层灰色的瓦,时光了老屋的门。而我徘徊在门口,想着那些平常小事。)
  结尾:我站在老屋门口,想着那些平常小事。老屋的门,被岁月锁着。
  结尾与开头遥相呼应,并形成了一种复沓咏叹之势,强化了文章的抒彩,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2.抒情赞美式。
  用抒情的方式收尾,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种结尾方式主要用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也可用于说及议论文的写作。例如2009年山东某考生《》的结尾:
  “一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这是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说的一句名言。其实,当乡亲们的双脚洗去了昨日的泥泞,甩掉了昔日的辛酸,摆脱了贫困的命运,带着澎湃的与自信,带着美好的憧憬和向往,带着庄稼人特有的朴实和芬芳,更加美好的明天,开创更加灿烂的未来,我的心情也充满了豪迈:家乡发生的可喜的变化,难道不是当代中国60年来继往开来、翻天覆地巨大变化一个直观的缩影,一个伟大的吗?
  结尾用一组排比句表达了内心的豪迈之情,并以一个反问句作结,鲜明地点出了文章的主题。如撞钟,轰然一声,棰虽停而韵绵绵不止。
  3.引用佳句式。
  结尾引用名言名句、歌词,使得文章的主题得到,作者的情感彰显无疑,给人“余音绕梁,三月不绝”之感。例如2009福建卷《这也是一种幸福》的结尾:
  不是每一份爱都需要“众里寻她(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苦苦追寻;不是每一份情,都需要“十年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肝肠寸断;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也是一种幸福。
  作者引用两首宋词的诗句,前后暗藏“爱情”之旨,表现父母之间平淡而又深沉的爱。意蕴悠长,令人回味不已。
  4.收笔归旨式(卒章显志式)。
  这种方式即在结尾处总结全文的基本内容,用简要的几句话对内容进行合拢、收束;或者在文章的结尾点明题旨,通常称作卒章显志。
  例1:美好的景色要求我们踮起脚尖。
  的真爱我们踮起脚尖。
  完美的人生离不开我们踮起脚尖。(2009湖南某考生的《踮起脚尖》)
  作者于结尾处再次重申文章的三个分论点,总结全文,结构严谨而完整。
  例2:没有人一生下来就对生活熟悉。渐渐地,我们所熟悉的事物越来越多。此时,不妨放下熟悉的事情,去挑战新的事物,让自己的人生不在熟悉而无味中度过,而描绘出自己不一样的多彩人生!(2009年四川某考生《熟悉》)
  作者在结尾点明中心,响亮而有力,为全文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5.戛然而止式。
  所谓“戛然而止”,是指在结尾处快速收束全文,或在情节处、关键处陡然而止、或在意蕴正足时停笔打住;或在正酣处突然住口。这种方式,留下空白,总是令读者回味无穷,不肯掩卷。不同的文体中,表现方式不同,大致有两种情况。
  ①情节的的设置戛然而止
  这种方式侧重于记叙性的文章,结尾戛然而止,或文笔一转,让读者大出意料。从而产生戏剧性的效果,给人以想象和思考的空间。例如作家陈启佑的小小说《永远的蝴蝶》,故事很简单,“我”和女友樱子在一个雨天去寄信,樱子帮我寄信过马时被车祸夺取了生命。小说一直在渲染一种悲凉的气氛,信的谜底在结尾揭开:
  妈妈:我打算在下个月和樱子结婚。
  小说写到这里就戛然而止,留给读者的是蔓延在心中的无限惋惜与悲伤。
  ②语意表达点到为止
  这种方式多用于散文、议论文的结尾,精炼简短,富有或意蕴,给读者留下回味的余地。例如2009江苏卷《品味时尚》的结尾:
  (开头:去年的现在,我在上海黄埔江,经不起旅游宣传手册上“江枫渔火对愁眠”的,爬上了一叶扁舟。)
  而这两种时尚下,又有着怎样的我所看不见的落差?
  “扁舟”与“快艇”,都市与渔村的“时尚”之间,存在的是何种“落差”?作者似乎没有说什么,似乎什么都说了……用一个问句结尾,言简意赅,意味深长,引人深思。
  第6讲析事有办法——论证的技巧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是有米也未必成就美餐。学生写议论文最普遍的问题是“分离”,堆砌了大量论据之后,便“由此可见”,从论据直接跳到论点,结果使议论文变为“论点+论据”,观点是观点,例子是例子,不能融为一体,这类文章,怎么能有力呢?下面你几招析事的方法:
  1.分析法
  这是抓住论据所述的事实,并据此推求形成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所谓事出必有其因,把事实材料中形成某种结果的原因,用设问的方式或复句的句式加以强调,从而突显论点的合。由事物发展变化的结果,推导出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从而出一定的生活规律,使事例有力的证明观点。
  分析法的标志性词语为:“为什么……因为……”;“正因为如此……所以……”;“之所以……是因为……”;“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原来……”
  析事的思:从结果→推原因+正面强调
  例如: 09年复出网坛的名将克里斯特尔斯,持着外卡一过关斩将并一举夺得了美网冠军。这是她生命中的一大惊喜。她曾表示选择复出网坛是因为她渴望比赛而不是冠军。但她却意外的收获了这个冠军,收获了一份惊喜。生命中的惊喜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得到。这是需要一颗平静而不的心才能真正享受到这份惊喜。正是因为她那份平静的心才能让她享受到那夺得美网冠军的无限惊喜。如果她一开始就是认定这个冠军头衔,又怎么能够去享受这生命中意外的惊喜呢?(《收获生命中的惊喜》)
  这样,在用分析法析事的过程中,先肯定结果,再推出原因,最后强调论点,从关系上把论点和论据联系起来,这样的分析使论证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充分显示出了论证的力度。
  2.假设分析法
  它是运用假设推理对所举的论据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运用这种方法,首先必须较完整地引述论据,然后提出和论据事实相反的假设,并据此推导出一个与事实完全相反的结果,从而证明论点。
  进行假设性的分析,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你举的例子是正面的,那么你就从来假设分析;你举的例子是的,你就从正面来进行假设。
  假设分析法的标志性词语通常为:“如果……那么(就会)……”;“假如……怎能……”“倘若不这样……,能取得那样……的成绩吗?”;假如……;试想……;倘若……
  思:反向假设→结果展示+正面强调
  例如:
  如帕斯卡尔所言,“思维成就人的伟大,我们的一切都在于思考——即使你只不过是强大自然下的苇草。”如果没有这种“灵魂在场”之下的思考,那么无论多少个苹果掉下来,恐怕也砸不出“”的发现;无论人类是多么费尽心思地观察与学习,也难有一丝一毫的创造与进步。(08江苏考生《好奇心》)
  这段论述,作者采用假设推理,运用的事例来证明思考对于人类创造与进步的重要性,令人信服。
  3.条件分析法
  此述得到某种结果需要满足何种条件,以此支持论点成立。一般用条件关系句式表达。例如:
  坚强更是“90后”的我们追求的品格。我们是温室里的幼苗,没有经过风雨日光,但是坚强之钙可以立竿见影地医治我们的软骨病。“宝剑锋从磨砺出,美花香自苦寒来”,“,玉汝于成”,这些人生的格言并不是古人的专利,我们要懂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所蕴含的真谛。要知道,只有舞动坚强之笔,才能书写大写的人生;只有扬起坚强的风帆,才能开动人生的航船;只有借助坚强的阶梯,才能登上未来的峰巅”!(08四川考生《坚强》)
  在这段论述中,作者用了三个必要条件关系的句子进行论述,阐明了坚强的品格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对比分析法(转折分析法)
  列举两个不同的事例或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材料作对照分析,通过对所叙事例进行比较,找出相同,发现不同,使读者深刻理解所举事例的内涵,强化所论述的观点。
  正反对比分析法的标志性词语为:相反,而,但
  思:找出两个事例相同点+正面事例分析→再事例分析+正面强调
  例如:
  黑格尔曾经自夸人天生就是哲学家。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天生严谨自律的民族,就在一个狂人的引诱下,陷入了战争的渊薮。60年前的那幕:涂炭、、血流成河……生者在对往者的审视中找到的标杆,也找到了纪念的理由。人用尽一切方法时间淡褪那血色,稀薄那呼声:修建纪念馆,全力处理战后的善后问题,还有那总理在前的惊世一跪!人在60年里不断的反思,不停的纪念,终于完成了灵魂的救赎。德意志民族向世界展示了的力量,也赢得了的尊敬!
  可见的纪念才是正确的纪念,让纪念闪耀出人性的。
  但纪念一旦脱离的制约,它就会变成不可控制的。日本在60年前那幕中同样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作为亚洲地区的主要,日本的。往者已矣,大和民族的纪念却是如此这般:右翼大肆鼓吹“”,还为二战翻案;不顾史订历史教科书,文过饰非,美化侵略;更有首相一年一度的靖国神社“拜鬼”……日本这种偏离范畴的“纪念”活动,自然得到人民的一致。有句话说得好:“跪着的人比站着的日本人更高大!”(2005年广东《让纪念闪耀》)
  同是二战罪魁,和日本对待历史却采取了不同的态度,一个坚守深刻;一个不思,翻案,孰是孰非,一目了然。作者采用对比分析,鲜明有力的证明了自己的观点。
  5.归纳分析法
  列举多个典型论据之后,归纳总结出它们的共同点。在叙述事例之后,用精练的语言评判事例中人物的思想品质、境界或其所作所为的价值、意义等,扣在要证明的论点上。
  例如:
  史铁生摔了一跤,没有了双腿,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沉重的打击。但他没有因此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是用自己的大脑和双手去表达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贝多芬双目失明且耳聋,但他依然写出了《英雄》《命运》等大量音乐作品,在人生的不幸中,他顽强地扼住了“命运的咽喉”。
  这些都是曾经摔过跤的人,但他们却都坚强地站了起来,与命运、与不幸,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所以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摔跤并不,的是你从此对生活失去信心和勇气。
  (2007年河南考生《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6.演绎分析法
  演绎法,从普遍性结论或一般性事理推导出个别性结论的论证方法。通俗地讲就是先讲出一个道理,然后摆出一个,并由此得出结论。如:
  实现理想需要勇气和。撒切尔夫人,一个被喻为“铁娘子”的女人,她不场上的和,凭着一个弱女子的勇气和,终于入主英国唐宁街十号,实现了她当首相的理想,把心中的雕琢出来。(2006年广东卷《实现自己的理想》)
  以上几种析事的技巧都能从事实出发,探求其深刻的原因,深刻的道理,使情更深、理更明。从中可以看出,高考作文单靠堆砌材料来论证中心论点,是不可能写出论证深刻的文章的。当然,除了以上总结的析事技巧外,还可以用如归谬法、类比法等等。考生只有能灵活地运用这些方法,使事例和论点成为有机的统一体,把文章写得更深刻、更富,才能使文章产生令人信服的逻辑力量,才能提升高考议论文的成功率。
  第7讲作文点题的技巧
  什么是点题?点题,就是在恰当的地方用简明扼要的语句点明题意,文章的主旨,暗示全文的脉络层次。点题之笔,在诗歌中又称之为“诗眼”,在文章中又称之为“文眼”。
  点题,是获取“保险”分的“奠基石”;点题,不仅是写作水平一般的同学的法宝,而且也是想要获取高分甚至满分的考生的妙招;点题,是离题文的“救命草”,能有效防止文章中心不明或游离,避免无中心、多中心、材料不支持中心等现象。
  高考作文不喜欢含蓄,这与阅卷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有关,正如某省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说:“高考作文,要多一点‘二锅头’,少一点‘碧螺春’!二锅头——我国北方的一种烈性酒,一口下去,两眼冒火,浑身发热。碧螺春——此茶需要慢慢地品味,快喝猛喝是喝不出滋味来的。”高考作文必须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让阅卷老师在瞬间被它吸引,被它打动。‘犹抱琵琶’,太曲折,太含蓄,都是高考作文的大忌。“考场作文的立意不仅要准确,而且还应该在行文时将其显豁地展现出来,在作文中要不断提到话题,点明你的行文和话题的关系,引领读者随你的思维而去。”“有时候一个关键词、一句关键性的话,就会救活一篇高考作文!这是未曾阅卷的朋友想象不到的!”
  1.标题点题。
  拟写的标题切合题意,让阅卷老师一眼就能知道文章的主旨。像《别让孩子成为时尚的者》(09江苏)《成败皆因常识》(09广东)《选择适合自己的》(09)《三月陌上花自开》(08山东)《心中的乡情不会随时间风化》(07山东)等无不是紧扣题意的精彩妙题。
  如果标题看起来与题意关系不大,赶快补救。如2005年四川满分作文《晴日上,暗礁藏——忘记与铭记》,就采用了副标题的形式,点明了题意,不会让阅卷老师因费解引发反感。
  2.首尾点题。
  开篇(包括题记)便点明题义,卒章显“题”。
  把点题的句子放在醒目的。如果是前面的内容很少提到话题甚至有偏题的嫌疑,那最后的亡羊补“题”就显得更为重要了。高考高分作文往往都是很重视首尾点题的。例如2009年四川某考生的《熟悉》的开头和结尾:
  (开头)生活如美人的脸,总是半遮半掩。没有人生来就对生活熟悉。我们在生活的小上对事物总是由不熟悉继而变为熟悉。人们常说,熟能生巧,我们就应该只掌握熟悉的,放弃一切新的事物而止步不前?
  (结尾)没有人一生下来就对生活熟悉。渐渐地,我们所熟悉的事物越来越多。此时,不妨放下熟悉的事情,去挑战新的事物,让自己的人生不在熟悉而无味中度过,而描绘出自己不一样的多彩人生!
  3.中间醒目处点题
  首尾点题固然很重要,但我们也不能把中间的主体段落给忘了。在中间的关键处、醒目处适当地来上几个点题的句子,常常可起到提纲挈领、突出主旨的作用,同时也是在不断提醒阅卷老师,我是紧扣话题作文的。这应该是最醒目的点题方式。
  ①运用主旨句点题。
  这些主旨句可以领起全段,也可以用成段的形式表达。例如2009年湖南某考生《踮起脚尖》在文章的中间部分采用了三个主旨句“踮起脚尖,感受大自然的美丽”“踮起脚尖,谱写的真爱”“踮起脚尖,成就完的美人生”“踮起脚尖,就更靠近阳光”点题,收到了题义凸显、引领全篇、脉络清晰、层次分明的效果。
  ②运用小标题点题。
  使用小标题点题,既能彰显文意,又使得文章结构清晰,让人一目了然,给人好感。例如2008年四川考生优秀作文《挺立前行》采用了“司马迁不屈”“朱元璋奋进”“康熙勇敢”三个小标题,既有力地诠释了话题,又引领下文,纲举目张,一箭双雕。
  ③点题句分析论据。
  议论文中,叙述完事例论据后,如果能紧扣话题进行适当地分析议论,既能避免罗列事例、文体不清的毛病,又能起到画龙点睛、突出中心的作用。如03年广东省高考一号标文《情与理的抉择》,在简单叙述完郑培民的事例后,紧接着来了几句议论分析,“感情亲疏,并没影响郑培民认识到自己是人民的,他没有因为个人利益而抛弃的旨,依旧踏实勤恳、奉献。他们父子的这种高洁情操,在当今社会实属难得”,只短短两句话,可它把事例与话题紧紧连在一起了。
  另外,还要注意扣题的两种方式:明扣和暗扣。议论文则多采用明扣,记叙文、散文、小小说要明暗结合。如果标题或话题是比喻型的,则一定要把明扣和暗扣紧紧结合起来。(冠华作文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匿名  发表于 2022-8-21 21:40:31
温州半自动切纸机故障解析
回复

使用道具

板凳
匿名  发表于 2022-8-31 06:45:14
温州半自动切纸机故障解析
回复

使用道具

地板
匿名  发表于 2022-10-1 13:40:09
温州半自动切纸机故障解析
回复

使用道具

5#
匿名  发表于 2022-12-1 07:15:19
谷歌:预让新技术将服装变身为智能设备
回复

使用道具

6#
匿名  发表于 2023-6-2 00:42:34
温州半自动切纸机故障解析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性用品

GMT+8, 2024-12-28 02:36 , Processed in 0.475432 second(s), 19 queries .

网站地图

回顶部

床上颠龙倒凤的性爱12绝技 4大轻松引发性欲的因素 专家介绍成人用品送货上门 抛弃我的那个夜晚爱情曾经来过 单身物语:浅谈女人们的最“性防线”是什么?
夫妻床战教你如何巧应对 看见前女友就有生理反应的男友 男性青春期性反应你知道吗 震撼!激发女人潮液横流的性技巧 大龄“剩男”不想结婚的4种心态
性紧张是怎么一回事? 性行为:人类的性行为为何还要控制? 情趣用品模特推荐的自慰蛋有什么好吗 性生活很给力俩人相处才会甜蜜蜜! 中老年性观念:10%的中老年朋友性减退
女性卵巢早衰该怎么办呢? 性生活的性爱到底是为什么 上健身房真OUT!做爱才是最佳锻炼方法! 七种超级且新鲜的床上花样 做爱戴套束缚快感保障安全
http://anqing.aizse.com/thread-42415-1-1.html
http://anshun.aizse.com/thread-27953-1-1.html
http://anyang.aizse.com/thread-23128-1-1.html
http://anshan.aizse.com/thread-30592-1-1.html
http://bbs.aizse.com/thread-3517-1-1.html
http://alashan.aizse.com/thread-42415-1-1.html
http://ankang.aizse.com/thread-27953-1-1.html
http://bangbu.aizse.com/thread-23128-1-1.html
http://baiyin.aizse.com/thread-30592-1-1.html
http://baise.aizse.com/thread-3517-1-1.html
http://bijie.aizse.com/thread-18315-1-1.html
http://baoding.aizse.com/thread-39213-1-1.html
http://baishan.aizse.com/thread-1440-1-1.html
http://baicheng.aizse.com/thread-29630-1-1.html
http://benxi.aizse.com/thread-2509-1-1.html
http://baotou.aizse.com/thread-13425-1-1.html
http://bayannaoer.aizse.com/thread-30244-1-1.html
http://binzhou.aizse.com/thread-14737-1-1.html
http://baoji.aizse.com/thread-31433-1-1.html
http://bazhong.aizse.com/thread-7412-1-1.html
http://bayinguoleng.aizse.com/thread-14320-1-1.html
http://boertala.aizse.com/thread-10752-1-1.html
http://baoshan.aizse.com/thread-9122-1-1.html
http://chaozhou.aizse.com/thread-18445-1-1.html